中国也有父亲节
导读:许多人都知道,这个“父亲节”和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的“母亲节”一样,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,却鲜有人知晓,中国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父亲节。中国的父亲节是每年的8月8号。也是爸爸节! 对于“爸爸节”,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。
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。许多人都知道,这个“父亲节”和5月份第二个星期日的“母亲节”一样,都是由西方传入的舶来品,却鲜有人知晓,中国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父亲节。它最早应该追溯到民国时代。
1945年8月,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,无数将士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血洒疆场。为了鼓舞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,也为了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,上海一些爱国人士及社会名流发起倡议,建议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“父亲节”。
1945年8月6日,上海《申报》刊登了一则消息《八八父亲节缘起》,消息称,美国的茄维丝女士在悼念战争死难者时发起了创立母亲节的倡议,以纪念和赞扬那些战争英雄们的母亲;而今,无数爱国将士战死沙场,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孩子的父亲,为了记住这些英勇的父亲,故在此发起“八八父亲节”活动。消息的末尾记录了十位主要发起人,京剧大师梅兰芳也位列其中。
8月7日,《申报》在一版的一角再次刊发了消息《明日“父亲节”,尽孝道莫忘助学》,文中再次强调发起父亲节活动的初衷,倡议为人子女者在8月8日这一天,胸前佩花,纪念父亲节。
8月8日,许多受到感召的子女都参与了“八八父亲节”的活动。父亲健在者,佩戴红花,以示庆贺;父亲已故者,佩戴白花,以示哀思。纪念亡者的同时,也不忘为生者谋福利,发起活动的各界名流将自己所佩花朵献出义卖,卖花所得均用于捐资助学。
在发起“八八父亲节”的一周之后,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,消息传来,举国欢庆。上海名流如吴稚晖、李石曾、潘公展、杜月笙等人觉得,定父亲节很有意义,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,便联名呈请国民政府准予规定每年8月8日为父亲节,通令全国遵行。后来呈请获准,8月8日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父亲节了。
据称,之所以定8月8日为父亲节,是因为“八八”与“爸爸”谐音,便于记忆,且“八八”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“父”字。此后直至1948年,“八八父亲节”都是中国法定节日之一。
当年“父亲节”:南热北冷为哪般
从1946-1947年天津和上海媒体报道来看,“八八父亲节”的庆祝活动呈现出“南热北冷”的态势,当上海各界积极举办各种庆祝活动之时,天津本地却未有见诸报端的庆祝活动。这是为什么呢?既然从1946年起,国民政府就已宣布承认父亲节,将父亲节定为具有法定意义的全国性节日,为何在南北两地对待节日的态度上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呢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专门从事近现代历史研究的江沛教授。
江教授介绍,1945年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,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在反对外来侵略中获得彻底胜利的战争,这胜利无疑是振奋人心的。但是,中华民族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——无数父亲失去了儿子,无数儿子失去了父亲。因此,在抗战胜利之时,人们需要一个节日来寄托哀思、期盼幸福生活。“战争总算结束了,在寄托哀思的同时,人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重建家园。这一节日的设立就反映了民众的这一需求。”于是,“八八父亲节”便应运而生。
然而,在推行“父亲节”的过程中,南北不同城市却不得不受到当时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差异的影响。
“1946年,华北地区已成为中国内战的主战场,处于战火中的天津老百姓,哪有心思过父亲节?”江教授说。
连年战火容易让人产生末世情怀。1943年前后,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,重庆曾有民谣用“前方吃紧,后方紧吃”来形容当时的状况,人们觉得抗战胜利遥遥无期,由此产生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的及时行乐思想。江教授说,内战时期的人们也普遍具有这种情怀,上海也不例外。据此推测,在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的上海,民众也许把这一节日看成了生活的一种装饰,“起码看起来像是在过正常的生活”。
同时,上海对“八八父亲节”的相对重视,江教授认为,与城市更为西化有关。在相对开放程度较小的北方,人民更注重那些与时令有关的传统节日,“对于突然设立的‘父亲节’,接受起来显然更困难一些”。
上一页 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