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塔缘起于古代印度,称作窣堵坡,随着佛教在东方的传播,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广泛扩散,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。由于塔的功能最早是用来供奉或收藏佛舍利(佛骨)、佛像、佛经、僧人遗体等的高耸型点式建筑,所以又称“佛塔”、“宝塔”。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,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,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,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、密檐式塔、亭阁式塔、覆钵式塔、金刚宝座式塔、宝箧印式塔、五轮塔、多宝塔、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,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、八边形乃至圆形,塔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,结构日趋合理,材质不断丰富,从传统的夯土、木材扩展到了砖石、陶瓷、琉璃、金属等材料。14世纪以后,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,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从建筑、历史、宗教、美学、哲学等不同的角度,我们都可以领略塔的文化魅力。
妙应寺塔 北京之最
北京阜成门内的“妙应寺”白塔,是我国现存最早、最大的喇嘛塔,建于元朝至元八年(1271年)。塔高50.9米,是当时大都城内罕见的体型高大的单体建筑。这座用以“坐镇都邑”的硕大白塔,具有特殊的意义,它集皇权与神权的象征于一体,充分体现了元世祖忽必烈“以佛治心”的政策。
1961年,妙应寺白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妙应寺所处地区是辽南京城的北郊,早在寿昌二年(1096年)便建造过一座佛塔,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、佛经等佛教圣物,後来毁于战火。元至元八年(1271年),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的基础上重新建造一座喇嘛塔。於是在当时入仕元朝的尼泊尔匠师阿尼哥主持下,经过八年的设计和施工,到至元十六年(1279年)终於建成了白塔,并随即迎请佛舍利入藏塔中。同一年,忽必烈又下令以塔为中心兴建一座“大圣寿万安寺”,范围根据从塔顶处射出的弓箭的射程确定,面积达16万平方米。作为当时营建元大都城的一项重要工程,寺院在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落成,因位于大都城西,所以又称作“西苑”。从此开始,这里便成为元朝的皇家寺院,也是百官习仪和译印蒙文、维吾尔文佛经之处。
当年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在中国一共建造了三座塔:一座在西藏,一座在五台山,一座就是妙应寺白塔。它们是中尼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结晶。
忽必烈去世後,白塔两侧曾建神御殿(影堂)以供祭拜。元成宗时,寺内香火极为旺盛。后来的一场特大雷火,烧毁了寺院所有的殿堂,唯有白塔幸免於难。明宣德八年(1433年),明宣宗敕命维修了白塔。天顺元年(1457年),寺庙进行重建,建成後命名为“妙应寺”,但面积只有1.3万平方米,范围也仅为元代所建佛寺的中部狭长地带。明清及民国时期,寺院又进行过多次维修。乾隆皇帝曾命人在塔刹内放置一批镇塔之物,均为佛教的稀世之宝。1900年,八国联军攻占北京,曾冲入妙应寺将法器、供器等席卷而去。清代中後期,僧人们将配殿和空地出租,并逐渐演变为北京城的著名庙会之一,每到逢年过节,这里就热闹非凡,以至在北京民间形成了“八月八,走白塔”的习俗。在妙应寺中还有转塔的习俗,即在每年是10月25日(白塔落成日)喇嘛绕白塔一周,颂经奏乐,众人围在外面观看,摩肩接踵,场面热闹。至今仍有很多善男信女虔诚地绕塔祈福。
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後,寺内喇嘛被遣散,大门和钟鼓楼都被拆除改建为商场,寺内的其他地方也被机关单位占用,大量文物遗失或被损毁。直到1997年,北京市政府提出“打开山门,亮出白塔”的口号後,才拆除商场,重修了山门和寺内建筑。1998年,妙应寺终于重新开放。
白塔的造型稳重大方,犹如一尊端坐的大佛。它高耸于一片低矮的民居之中,显示出一种凛然自尊的威严。白塔作为佛的象征(佛教中称塔为“浮屠”)而接受着众生百姓的膜拜。塔基为高九米的方形折角须弥座,须弥座是由佛座(莲花座)演化而来;塔身丰肩收腰,酷似佛的身影;在塔基与塔身相连处,一圈形状雄浑的覆莲座及数条金刚圈,又象是佛像盘屈的下身;塔刹(即“塔脖子”)上端的华盖及塔顶为佛面的象征;金光闪耀的塔顶更显示了佛的智慧和光明。由此,我们可以看出:这种塔的设计原则是模仿了佛像的造型比例,从而使白塔巨大的身躯中蕴含了更加丰富的宗教内涵。
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