橱柜业发展到今天依然存在诸多问题,诸如:缺少领导品牌,本土橱柜的弱势,行业缺乏自律等等严重影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,同时造成广大业主在进行橱柜消费时容易受到利益损害。
行业缺少领导品牌
来到素有“橱柜一条街”的孺子路,除了科宝博洛尼等个别顶尖品牌之外,大凡在南昌市场上“有声有影”的橱柜几乎聚集。从金牌、欧派、方太、海尔等全国知名品牌,到欧亚、月兔、好日子等区域性品牌,还有一些处于第二三梯队的橱柜商家,数十家大小规模,风格各异的橱柜门店让消费业主眼花。同时,和橱柜品牌 的实力相匹配的是产品的质量、价格、服务的优劣程度不一,服务好,品牌大的产品价格不菲;相对价格更实惠的又在产品品质和服务等方面存在差距。
橱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
而对于那些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来讲,南昌市场现状还不够理想。无论是消费能力,还是行业环境,特别是业主的橱柜消费观念的差异化,让很多商家有着难言之隐。而太多的小品牌、甚至是杂牌对行业市场的冲击更加剧了品牌橱柜 的市场份额。
“本土制造”成为低档橱柜代名词
南昌本土至今还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橱柜生产企业,这个事实一直被淡化甚至被掩饰。尽管橱柜产品的生产特性有异于其他行业,但非本土制造必然导致因产品运输等成本增加。同时,普遍规模小、设备差、工艺原始的生产水准,也让南昌橱柜业 难以得到长足的发展。
而在市场现状中,绝大部分橱柜商家都不愿提及产品生产地,一般强调在总部或外部生产。业内人士坦言,这也是南昌橱柜业现实真实写照,毕竟相对其他一些城市而言,橱柜业在南昌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。但“本土制造”的方向是不会错的,因为对于南昌消费者来说,橱柜的“本土制造”更符合消费需求。例如月兔、欧亚等品牌,也已经具备“本土制造”的一些基础。
行业缺乏自律 凸显竞争无序
个别品牌被媒体暴光,业内迅速传播,更有甚者特意将报纸复印放大张贴在店堂显眼处;某品牌老总外出多日,就出现其将倒闭转店的传言。在日常销售中,一些商家导购为达成销售,不惜恶意攻击竞争品牌,甚至对其他品牌进行诽谤。而行业对此现象却有无可奈何,有人士指出,“如果这种现象长时间得不到改观,对行业发展而言会是最大的硬伤”。
事实上,橱柜业的无序竞争还暴露出一个行业自律的缺失,橱柜业因发展时间不长,本土品牌又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品牌,所以一直来没能形成一个以橱柜业为主要内容的相关协会或是机构。各品牌之间很难有机会相互交流,共同为行业发展而有所为。
“消费回扣”就是行业“潜规则”
自华为橱柜 率先提出“拒绝消费回扣”以来,关于行业所谓设计师渠道高回扣的话题再次成为焦点。此前,早有个别品牌,甚至是业内领先品牌一直以高返利方式,建立了庞大的家状设计师推介营销队伍。当两种立场近于对立的销售策略,是否反应出橱柜业 的市场竞争的残酷?而对于消费者而言,选择什么样的橱柜产品需要考虑的仅仅只是价格?
营销是品牌市场竞争的手段,无论哪种形式都是以提升产品销量,提高其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。但无论以何种方式销售产品,消费者利益应该是所有成熟品牌、企业必须放在第一位的。否则,消费者最终要让个别不懂得尊重消费者的品牌从市场消失。
企业规模小但市场空间巨大
“中国橱柜市场很大,但真正做大的企业并不多,别看博洛尼、海尔的名声不小,但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欧派一家。”在3月3日召开的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春季工作会上,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马挺贵神情严肃地说。他认为,如何做大做强是我国橱柜业首先要解决的难题。
令人欣慰的是,欧派的行动给橱柜业增强了信心。据了解,欧派斥巨资聘请德国专家规划设计的10万平方米的新厂正在建设中,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将由目前的15万套橱柜扩大到30万套。根据欧派董事长姚良松的计划,未来几年,欧派产量要实现翻番,泛欧派体系产品销售额超过40亿元,欧派成为股份制上市公司。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主任田万良表示,其他企业要学欧派“不怕胃口大”,因为橱柜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。田万良说:“如果加上与之配套的厨房电器设备,到2015年,其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000亿元。”
品牌仍是企业的生命线
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?除了人才,就是品牌。曾经得意于"游击队"这种生产方式的小型橱柜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后早已荡然无存,充分说明了品牌的珍贵。没有品牌的产品,是低附加值、没有竞争力的产品,最终要被市场淘汰。我国橱柜企业有上千家,而老百姓叫得出名字的只有几家。增强品牌意识,成为推动我国橱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。
关于这一点,重庆家博士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世宗深有同感。他表示,作为一家创建时间还不到9年的企业,家博士如今能获得百强企业的称号,与企业注重品牌建设密不可分。一方面,企业注重广告投入,"生活美学专业呈现"这一广告语已深入人心;另一方面,企业逐步完善服务体系,尤其注重消费者的评价,经常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征询消费者的意见。彭世宗说:"橱柜业的竞争,基础在产品,关键在品牌。"
其实,依托品牌发展起来的代表企业不光有家博士,海尔橱柜也是一个典型。自1997年从海尔家电业中分离出来,到2002年投资1.83亿元建成亚洲最大、世界领先的自动化厂房,再到如今已在全国建立600多家经营网点,海尔橱柜成功的关键在于它一开始就拥有品牌基因。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秘书长高世彦说,海尔在家电业树立的良好形象,促进了它在橱柜业的迅猛发展。
产业链不长争取合作共赢
田万良表示,如何完善橱柜业的产业链,争取与家具业、家电业、房地产业相协调,是当前橱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。
在橱柜领域,真正做到上下游结合、相互打通的企业,博洛尼要算一个,尽管其所谓的"厨卫相通"是因为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。博洛尼先做橱柜,再做整体厨房,然后捎带销售床、沙发等装修必需品,最后连家装"一锅端"。当然,除了自己搭建产业流通平台外,博洛尼还与房地产企业建立起畅通的合作渠道,比如成为知名房地产企业万科工业化生产的战略合作伙伴,万科的房子盖在哪儿,博洛尼就会在哪儿出现。
“我们没有博洛尼那样的实力进行多元化经营,与家具企业、家装企业搭建合作平台,但我们可以完善橱柜业的产业链,比如与竞争对手联合打造新的橱柜产业基地,通过联合采购降低生产成本等。”广州戈兰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雨说。
田万良指出,如何突破行业瓶颈,争取合作共赢,而不是各自为政,是橱柜业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