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分析:从贴牌加工企业到控制零售终端

你的位置:首页->风尚家居->行业快讯
爱家资讯搜索:
热门标签:
案例分析:从贴牌加工企业到控制零售终端
来源:网络   频道编辑:爱家家居网   时间:2010-11-9 21:19:09

  以本土化策略“成功转身”

  并购完成后,是保留澳大利亚本地特色,还是推倒重来?卡森选择了前者。

  为了更好地适应澳大利亚顾客的需求,卡森的家具设计仍然由当地设计团队担任。张群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“虽然建立一支本地设计、物流团队,成本将增加30%,但是通过澳大利亚设计,海宁基地生产、扩大连锁经营的模式,使产品竞争力提升,从而拉动了销售。”

  在并购的这两年内,卡森旗下的家具连锁店迅速从49家扩大到现在的百余家。“Everyday Living有40多家,Sleepcity有60家,分布在维多利亚、昆士兰、南澳等70个地区,通过品牌连锁,目前卡森的市场覆盖率已占到了澳大利亚市场的第三位。”

  在悉尼,张群星特意领着记者走访了一家位于知名卖场Harvey Norman中的卡森连锁店。刚走进门,就看到有不少澳大利亚本地人举家在选购商品。

  “我们的家具在色彩上接近澳大利亚的海岸线,完全融合于澳大利亚这样的海洋环境,居民们很喜欢这样的风格。”店员Chee告诉记者。

  而在整体的家具搭配上,卡森也很有一手。无论是茶几上的陶瓷花瓶,还是书桌上的木刻猫头鹰,都让整套家具增色不少。而记者注意到,这些小摆件基本上都是“MADE IN CHINA”。

  Chee介绍,卡森为当地居民提供的是一套整体的家具解决方案,小到一个小摆件,大到一张床一个衣橱,全部都由专业的设计师精心搭配组合而成,同时也彰显出家具的档次。“每两周,都会有室内设计师来帮忙搭配,很多客人看着很喜欢,最后干脆连花瓶也一起抱回去了。”

  学会把物流做到极致

  在国内买过家具的人都知道,除了宜家的DIY家具,通常的家具下了订单,有时得等上十天半个月,东西才送上门,商家很少备现货。

  张群星表示,澳大利亚这边买家具,送货上门少则一两天,慢则三四天。虽然似乎只是终端配送缩短数日,其实是牵涉到从生产到运输,从仓储到零售的一门大学问。

  张群星分析,在一个门店中,通常只有20%的东西是好卖的,而且可以占据销售额的80%,那么这20%的货品,一定要在物流配送上保证。“沃尔玛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自己的卫星,随时掌握货架上的状况,这种极致很值得学习。”

  为了打造完美的供应链,张群星说,一年前公司还特地请了一位曾在宜家做供应链的经理加盟。他说,宜家的配送在业内也是出名的迅捷简便,因为其家具大多是装在平板箱里的零部件,用户可以直接扛回家自行组装。卡森的家具质量比宜家高,如果配送又快捷,那就更好了。

  目前,卡森在中国国内和澳大利亚形成了订、产、运、进货、零售的垂直供应,非常稳定,并在墨尔本、悉尼和昆士兰建起三座超过一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。

  去年,张群星还把门店里电脑大量更新,装了新的物流管理系统。“如果顾客希望购买某型号的桌子,我们的售货员马上就可以从电脑中查询到,我们在澳大利亚的三大仓库内,该型号桌子是否还有储备,数量是多少,几天可以送到客户家里。如果仓库内没有,还可以查到海上的集装箱内,是否有该型号的桌子即将到货,数量是多少,运送时间是多少天。”

  此外,卡森还铺设了延伸至乡村的售后服务体系。“澳大利亚人口很少,我们必须争取回头客,所以我们的售后服务在澳大利亚同样是第一流的。”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

收藏本页   复制链接
  家居新闻相关文章 相关文章
热门排行TOP10
   行业资讯  人物观点
   装饰促销  建材促销
风格   空间   户型   类型   色调
合肥家居资讯
   家居秀  效果图